抓生产、放国储,我国肥料供应充足
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表示,当前正值春耕用肥高峰,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化肥供应总量是充足的,价格运行是基本平稳的。
从供需情况看,据有关行业协会预测,今年春耕期间化肥需求量折纯约2265万吨,与往年基本持平,国内化肥生产量超过2400万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从基层铺货速度看,随着春耕陆续展开,各地化肥到位率稳步提升,据农业农村部调度,截至4月12日,也就是一周前,省、市、县三级春耕化肥下摆到位率分别为94%、93.7%、83.7%,分别比去年同期快4.1、6.9和3.2个百分点。从市场价格看,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无烟煤、硫磺等原材料成本下跌,化肥价格高位回落。3月份,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复合肥出厂价较去年6月份分别跌17.1%、24.4%、39.4%和27.6%。此外,当前农药和柴油价格也较去年有所下降。种子价格有涨有跌,总体正常。
为切实确保春耕用肥,农业农村部配合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重点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密切配合有关部门,保障化肥生产企业原料供应,稳定提高企业开工率;引导流通企业加大对化肥重点消费地区铺货力度,确保农资及时到村到店到户。
二是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聚焦春耕备耕等关键农时,紧盯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农资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三是强化监测预警。成立农资保供专班,密切关注各地化肥下摆到位率、化肥消费终端价格走势等,及时反映区域性价格大幅波动等问题,推动做好化肥产销衔接。
四是加强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减少不合理的肥料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
接下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关注农资市场走势,积极推动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畅通化肥运输渠道,指导农民科学选肥用肥,切实服务好春耕生产,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前正值春耕春播关键阶段,保障好化肥供应事关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跨部门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作用,紧盯产供储销各环节,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调研在前摸实情。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化肥供需形势,了解市场真实情况,听取地方、协会、企业和农户意见。2月初,在河南新乡召开调研现场会,研判春耕期间化肥保供稳价面临的形势,推广黑龙江、河南、湖南、青海等省份化肥保供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是全面部署落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印发通知,重点对保障今年春耕化肥原材料供应、畅通运输流通、发挥储备和进出口调节作用、规范市场秩序等作出部署安排,明确和压实各方责任。
三是加强督导重协调。督促指导有关方面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特别是针对年初部分化肥生产企业面临的“三缺”问题,即缺原料、缺能源、缺运力问题,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切实解决好产需衔接的矛盾。
四是适时投储补缺口。充分利用国家化肥商业储备调节市场作用,督促指导有关承储企业在春耕前落实化肥商业储备,春耕期间按要求、分节奏积极投放储备。截至3月底,已累计投放529万吨,4月份还将投放500余万吨,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用肥需求。
总的来看,尽管受要素成本上升、市场供需不稳、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当前化肥价格水平整体仍高于正常年份,但今年春耕期间化肥供应较为充足,化肥市场运行基本稳定,保供稳价基础好于去年。据有关协会监测,一季度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供应量同比分别增长7.2%、1.4%、11.1%。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尿素价格基本持平,磷肥小幅上涨,钾肥显著下降,大部分肥种继续低于国际市场,其中磷酸二铵、磷酸一铵较国际市场低15%以上。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化肥市场分析研判,推动产供储销衔接协调,持续做好化肥市场宏观调控,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肥需要。
(来源:政府网站 / 钾肥与中微肥部整理)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钾福天下 无微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 上一篇:国际仍有回落,进口依然不少
- 下一篇:【供应】副产对标优等品水溶性硫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