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的目标是成为领先的钾肥生产国
老挝的目标是成为领先的钾肥生产国,以庞大的储量和基础设施为驱动力,但面临重大的经济和运营障碍。
近几个月来,老挝官员强调了该国成为钾肥强国的前景,钾肥是全球农业中使用的主要肥料之一。虽然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可能性不容小觑,但在这一持续的追求中,该国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老挝与中国接壤,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它也是该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仍低于 3,000 美元。政府过去为推动增长所做的努力遇到了障碍。为了将老挝定位为东南亚的“电池”,对水电的重视引起了人们对世界上最大、最长的河流系统之一湄公河的日益关注。

为了促进未来的经济,政府正在努力增加钾肥的出口。这建立在以前利用该国资源财富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观念之上,矿产约占外国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一。万象的官员表示,该国估计有 1336 亿吨氯化钾储量,开采这些储量可能使其成为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世界第三大钾肥生产国。政府认为老挝有潜力成为亚洲钾肥市场的主要枢纽,将当地生产的钾肥运输到该地区市场,包括通过中老铁路。这与老挝从内陆国家转变为“陆联国”的长期愿景相一致。

然而,这个目标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政府此前曾指出,大多数采矿作业都存在系统性绩效问题,限制了该国的潜在利益。尽管政府在过去一年中出台了新措施,包括对违反标准的公司处以罚款,以及对老挝出口前的资源加工采取更严格的指导,但这一领域仍然存在问题。
宏观经济管理也一直面临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汇率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贬值了 140%,通货膨胀率仍然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约为 25%。此外,还存在对资源依赖性的担忧。联合国的一项估计表明,仅矿产和金属就占老挝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仅三个国家就占目的地出口的五分之四左右:中国、泰国和越南。
老挝钾肥的未来
展望未来,第一种也是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渐进式的。这将使老挝在钾肥大国的雄心中逐步取得进展。尽管钾肥是该国到 2040 年更广泛的发展愿景的一部分,但这些目标仍处于早期阶段。
例如,老挝官员去年表示,除了几家正在建设的化肥生产厂外,18 家授权公司中只有 9 家获得了 11 个项目的采矿和加工许可证。其余 9 个项目要么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要么处于勘探或调查阶段。总体而言,政府还表示,到 2024 年,矿产生产的总投资比上一年稳步增长 1.77%。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推动这些前景被证明是具有挑战性的。
第二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老挝将大幅提高钾肥产量,并迅速跻身世界顶级行列。由于老挝政府之前承认资源行业存在重大限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这些障碍包括缺乏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近一半的运营公司未能满足行业标准、法规和合同义务。
也就是说,万象一直在努力为这一领域注入更多活力。这包括与几家公司签署协议,围绕其钾肥发电厂的雄心培育更广泛的支持生态系统,包括通过工业园区和城镇。也有非中国投资进入钾肥领域,尽管这些投资仍然很少而且相距甚远。
此外,政府还强调了未来的互联互通前景,这些前景可以加强该国作为枢纽的作用,包括与邻国泰国和越南建立更多的基础设施连接。一些最大的钾肥进口国,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位于邻近的东南亚国家。
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情况,也是最不可能的,是逆转的可能性,我们可能会看到该国雄心勃勃的计划全面倒退。这种极端的情况目前看来不太可能。政府已经表明了将钾肥作为优先事项的承诺。但是,不应排除反转的可能性。劳工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很容易导致政府重新考虑其雄心壮志。
去年,当老挝担任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年度轮值主席时,老挝总统通伦·西苏里斯(Thongloun Sisoulith)重申了该国成为地缘经济“区域和国际互联互通中心”的雄心。随着老挝继续塑造未来几年的未来发展和采矿战略,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万象还将应对其他过渡,包括该国预计在 2026 年底前退出最不发达国家的地位。
- 下一篇:氯化钾缓慢回落,硫酸钾暂无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