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现阶段没有必要对化肥征出口关税
笔者认为,中国新发展格局下的现阶段没有必要动用WTO例外条款限制化肥出口,理由有三:
1. 守承诺——践行“坚定遵守和维护WTO规则”承诺的需要;
2. 尽义务——考虑中国隐性化肥进口量,中国出口化肥是在尽减少对全球农业投入品市场影响的义务;
3. 有他法——国内保供仍有其他政策空间。
遵守承诺全面取消
化肥出口关税
净出口量不比隐性进口量
鉴于中国人均耕地资源、水资源偏少的国情,国家确定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原则,国内耕地、农业用水等资源优先安排生产口粮,油籽、饲料用粮、工业原料用农产品则大量进口。如果按这些进口农产品在国内生产所消耗的化肥当量折算为隐性进口量,中国没有化肥净出口量,仍是化肥净进口国。
2020年度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70亿吨,不仅填满了国人的“米袋子”,还贡献了部分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但是,向往美好生产的中国人民还需要解决“油罐子”、“肉案子”、“奶瓶子”、“蛋筐子”,全年中国共进口了1.52亿吨粮油,全年净进口大豆10024.8万吨、各种谷物3522.7万吨、植物油1273.2万吨。这些粮油主要用来生产食用植物油和畜禽饲料。
借鉴伦敦亚非学院学者托尼•阿兰(Tony Allan)提出的“虚拟水贸易”的概念,我们来计算中国农产品净进口量隐含的“虚拟耕地”和“虚拟化肥”进口量。如果按中国油料作物和谷物单产折算,相当于2020年全年虚拟进口了14.6亿亩的播种面积;按照国内生产这些农产品化肥效率折算,相当于全年隐性进口了1260.8万吨化肥(折纯)。
另外,2020年度还净进口了大量的其他农产品:棉花(去籽)215.3万吨,食糖512.6万吨,各种肉类942.2万吨,奶及乳制品323.8万吨。这些农产品需要多少耕地资源和相应的化肥投入品,笔者没有去推算,有兴趣的可以自找答案。
中国化肥净出口量抵不过净进口粮油类农产品隐性进口的化肥量。2020年度,中国共出口化肥(折纯养分)1139.4万吨,按实物量排序出口量较大的品种有:硫酸铵865.9万吨,磷酸二铵573.2万吨,尿素545.1万吨,磷酸一铵253.0万吨,各种过磷酸钙(重钙+富钙+普钙)143.5万吨,三元复合肥114.5万吨,肥料用氯化铵110.5万吨,氮磷二元肥103.3万吨。
考虑到中国化肥利用率低于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因素,中国出口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到国际市场,再从国际市场进口农产品,即弥补了国内耕地资源、农业用水资源的不足,又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了化肥、农药的利用率。
中国政府1993年宣布正式取消粮票和油票,实现粮油敞开供应,肯定有当时大量进口化肥的功劳。现在的我们,不仅有碗里的中国粮,还有进口农产品补充的那部分植物油、肉蛋奶、棉花、食糖等,才让我们全民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小康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讲,让那些有富余耕地、富余水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帮我们种点农产品,我们利用相对富余的产能出口这点儿化肥、按市场价收款,也是在尽国际化肥市场的保供义务。
国内保供仍有
其他政策空间
“口粮绝对安全”是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央企和其他骨干生产企业已经按行业协会、商会的倡议,尽量不接出口订单,力保国内供应。但是,货物出厂交付后,还真没有办法去限制买家依法改变流向发至出口口岸。不过,笔者认为行业主管部门仍有可做之事:
1. 农业农村部门
进一步加大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推广、示范和实施力度,尤其是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方面。产品替代有个经济性促进的规律,目前化肥价格整体高于往年,各类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性有所提高。另外,这些畜禽粪污中的氮磷钾等养分,一部分也是进口农产品中隐含的化肥养分。
在《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中,重视硫酸铵、普钙、富钙、氯化铵、改性硝酸铵等中底浓度化肥品种的指导施用。这些中低养分的肥料品种,在国际贸易中运费占总价的比例高,更适合在国内销售。
2. 财政部门
借鉴钢铁产品调控手段,进一步降低化肥进口关税,暂定0%进口关税。加大对“化肥负增长”、“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涉农项目的补贴力度。财政部督促检查《关于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1〕61号)200亿元增量补贴的各地执行情况,必要时要求地方财政配套增加补贴金额。
3. 国家发展改革委
重申《关于完善钾肥价格管理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368号)的有效性,进口企业可以港口交货基准价格为基础,在上浮幅度3%、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制定具体港口交货价格。严格一般贸易钾肥进口企业钾肥价格备案制度。
对现行的整车农用化肥铁路运输免征铁路建设基金的制度进行完善,让更多的化肥品种享受优惠。
4. 工业和信息化部
会同有关部门,为部分骨干企业解决原料用气、用煤、用电的困难,提高化肥行业整体开工率。
结论:
保持现行化肥出口政策,体现了典范遵守WTO规则大国担当形象。否则,不仅容易产生贸易摩擦,还有可能推高国际农产品生产成本,会间接抬高中国进口农产品的价格。所以,现阶段没有必要对化肥征出口关税。
- 01 氯化钾到顶了?/附本周关注(2025.2.24)
- 02 本周钾肥涨了100-500元!/附最新钾盐(肥)、中微量元素原料指导价(2025.2.21)
- 03 钾肥继续惜售继续涨!所有人都蒙了!
- 04 东北大颗粒氯化钾涨疯了!/附本周关注(2025.2.17)
- 05 涨完一百又一百,氯化钾势头太强/附最新钾盐(肥)、中微量元素原料指导价(2025.2.14)
- 06 氯化钾涨势如虹
- 07 年前年后钾肥涨价一百五/附本周关注(2025.2.10)
- 08 50-100元!钾肥开门红/附最新钾盐(肥)、中微量元素原料指导价(2025.2.7)
- 09 开心过年,等待继续向好/附本周关注(2025.1.27)
- 10 黑天鹅来袭,一来就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