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业界观察 | 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重,十部门发文加快推行农业清洁生产

来源:发改委、央视等 时间:2021-11-12
导读: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图片

2021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0.JPG

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针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针对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意见要求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

  针对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意见要求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着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着力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强化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

  针对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意见要求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针对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意见要求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针对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意见要求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

0.JPG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方案提出,加快推行农业清洁生产。


《方案》强调要加快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投入品减量,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科学、高效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饲料添加剂等,消除有害物质流失和残留,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组织农业生产大县大市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提高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


00.jpg


方案提出,加快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方面:



11.Jpg
推动农业生产投入品减量



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科学、高效地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消除有害物质的流失和残留,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组织农业生产大县大市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


0.JPG
提升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形成高效、清洁的农业生产模式。严格灌溉取水计划管理,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全面推广节水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水稻侧深施肥等高效施肥方式。全面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推动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加快构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大力推广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模式。


0.JPG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完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膜管理,推广普及标准地膜,推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因地制宜采取堆沤腐熟还田、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等方式,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在粮食主产区、畜禽水产养殖优势区、设施农业重点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区等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区域,以及洞庭湖、丹江口水库、太湖、乌梁素海等重点流域湖泊水库周边区域,深入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


01.JPG

01.JPG












(来源:发改委、央视等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福天下 无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