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俄乌冲突之下的肥市观

来源:网络综合 时间:2022-06-01
导读:俄乌冲突对肥市的基础影响/升级还是破局?/来自化肥业内的担忧

图片

02.jpg

俄乌冲突对肥市的基础影响

自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两粮食大国无暇顾及本国的粮食生产,早已在国际粮食市场黯然退场。但是国际市场缺少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粮食供应后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却在持续发酵,全球粮食危机加剧,食品价格高涨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处于饥饿当中。其中作为“粮食的粮食”的化肥的价格也相比年初翻了好几倍,主要是作为化肥原料生产大国的俄罗斯在西方国家“围追堵截”下出口量大幅减少。无奈下化肥也也沦为了此次冲突的无辜“牺牲品”。

 

事实上,自从2月底俄乌冲突以来,欧盟就对俄罗斯实施了可以说是苛刻的经济制裁手段,并随着冲突的白热化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尽管美国等一众西方国家没有明确表示禁止俄罗斯的谷物和化肥出口,但却在物流、保险、货币物流兑换等方方面面设置了诸多的关卡,让俄货物出口变得尤为艰难。而俄罗斯方面也是强硬面对,为了应对西方国家的的制裁进行了反制裁措施,此前俄罗斯就曾发布了化肥出口禁令,这直接导致了全球尿素和钾肥的供应偏紧,价格跟着飙升。

 

当前全球钾肥行业的整体集中度较高,所以俄罗斯作为钾肥主要产地之一,其缺口在短时间内很难补上。就2020年而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钾肥产量分别是760万吨和730万吨,占比达全球的18%和17%。而到了今年,整个一季度全球的化肥进口量就同比降低28%,毋庸置疑,主要还是排名化肥榜上第一和第十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出口大为受限,国际市场供应量偏紧。

 

从供需角度分析,欧洲本身每年可产尿素超1000万吨,但一旦俄罗斯的天然气对欧洲断供,这将直接造成欧洲地区的部分尿素装置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困境,进而在一步加剧了全球尿素供应的紧张。目前粮食危机普遍让人担忧,粮食价格高居不下,在巨大利润前景下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较高,从而化肥需求量也跟着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黑海地区也是此次冲突的矛盾点,据悉,俄罗斯的化肥出口主要通过波罗的海运运输,但随着俄乌战争的到来,多国开始禁止与俄罗斯相关的船舶与货物进港。物流链的锻炼直接造成了多家头部海运公司已经暂停了对俄的业务往来。海运的受阻使俄主要出口港口到货量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运费也跟着水涨船高,虽然目前俄罗斯可以通过中欧班列向我国运输钾肥,但是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效率上,都稍逊于海运。


升级还是破局?

自俄乌战争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制裁。美国总统拜登曾声称,制裁将卢布(Ruble)变成了“瓦砾”(Rubble),要把俄罗斯变成国际社会的弃民。但目前来看,西方国家的这一切谋算并没有取得成功。

 

其中,令俄罗斯在西方金融围剿中突围的一大妙招,就是“天然气卢布结算令”,俄罗斯要求购买俄气的非友好国家须用卢布支付,目前大部分欧洲客户已被迫接受这一要求。而俄罗斯在尝到这一甜头后,又希望借助目前全球粮食危机恐慌的当口,在粮食和化肥上扩大战果了。

 

据塔斯社当地时间周日(5月29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宪法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克利沙斯赞成用卢布支付粮食和化肥供应费用。克利沙斯在Telegram上写道:“粮食、化肥都应该用卢布支付。”

 

由于俄罗斯是欧盟最大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对俄制裁引起的反噬令欧盟处境愈发窘迫。目前,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制裁已名存实亡,连德国和意大利政府都已屈服,允许两国企业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户,以继续购买俄天然气。虽然现在欧盟还在推动对俄罗斯石油的禁运,但因受到匈牙利等国的反对,该项提案迟迟未能在欧盟获得通过。

 

英、美等国家汽油柴油价格屡创新高,在可预见未来,能源价格将维持在高位,对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而俄罗斯方面,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5%,卢布已成为今年迄今全球表现最好的货币,俄罗斯股指也回到了制裁前的水平。这一切境遇转换的背后,宣告了俄罗斯已在金融战方面取得了胜利,经济战方面还有待观察,但资源丰富的俄罗斯拥有着巨大的优势。

 

“天然气卢布结算令”的出台破坏了欧盟团结、令对俄制裁“大打折扣”,现在俄罗斯希望用粮食和化肥打开第二个缺口。

 

俄罗斯方面提出希望粮食和化肥使用卢布,选择时机非常好。近期,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发关注。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接连发布粮食或食品出口禁止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随着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能否以合理价格购买食品的担忧已经达到顶峰。甚至在俄乌冲突之前,由于燃料和能源价格高企、气候干旱以及疫情的冲击,食品价格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而现在多国正限制粮食出口,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全球饥饿问题。毕竟,保持贸易开放对缓解全球粮食危机至关重要。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5月18日在纽约举行的“全球粮食安全路线图——行动呼吁”部长级会议上表示,如果没有俄罗斯产品、白俄罗斯化肥和乌克兰粮食,就不可能解决粮食危机。古特雷斯表示:“让我们实话实说:如果不把乌克兰生产的粮食以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生产的粮食和化肥重新纳入世界市场,就无法有效解决粮食危机。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应该完全畅通无阻地进入世界市场。”

 

据克里姆林宫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六(5月28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进行了电话会谈。普京在电话中告诉法国和德国领导人,俄罗斯愿意讨论让乌克兰恢复从黑海港口运输粮食的可能性。普京表示,俄罗斯提高化肥和农产品供应将有助于缓解全球粮食市场的紧张局面,但这需要西方国家取消相关的制裁。

 

化肥供应短缺和供应链瓶颈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危机,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俄罗斯想要打出了“粮食和化肥”这一张牌,西方国家又会如何应对?


来自化肥业内的担忧

俄乌战争的爆发,对于2021年就开始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对于中国国内经济来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国内经济增长全面放缓。消费指数严重下滑,势必导致农产品价格指数维持在下行通道难以扭转。而这一切都会使得肥料行业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收缩。而近期国际部分肥料价格暴跌30%的市场行情,也许就是摧毁全球肥料价格暴涨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除了钾肥的价格相对稳定之外,尿素的暴跌不可避免,磷肥价格也会进入下跌通道。至于2022年的冬储行情,应该没有人会去伸手接下落的刀!互联网没有记忆,而2008年肥料行情的暴跌,会让很多老农资人记忆深刻吧。

 

2022年的农资市场,注定是一场血雨腥风的赌局。有资源的农资企业过去赚得有多狠,也许就会在原材料暴跌的市场行情中迷失自我。而没有资源的农资企业就会汲取深刻的教训,不断死磕产品研发,摆脱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带来的生死考验!

 

2022年的农资行业的冬天也许更加寒冷,所有的农资企业和农资人,看看养殖行业的暴跌,就会清晰地认识到,农资行业的暴跌应该在劫难逃。压缩开支,注意风险,保持低调,苦练内功,准备过冬吧!


(来源:网络综合)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福天下 无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000.jpg

    客服

    在线
    客服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