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26亿亩!最低保护价为什么十年未涨?
中原粮仓,风吹麦浪遍地金。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截至6月1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26亿亩,收获进度37.27%,进入收获高峰,进度比去年快约16.8个百分点。当日机收面积1363万亩、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2.84万台。四川、湖北麦收已基本结束,河南、安徽进度约六成半,陕西过两成。
2024年国家公布小麦最低保护价为每50公斤118元,同比去年高1元。正好与十年前2014年持平。
十年来种子、农药、化肥都已经翻倍涨价,而国家小麦最低保护价为什么十年原地踏步?这是因为: 一、由于国内小麦价格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小麦优质,而且生产成本低,小麦价格低。已经与我国小麦价格形成较大差距, 给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形成很大压力。 二、我国近年来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在最低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大量粮食进入国家库存,导致主产区收购仓容紧张,给实际收储工作带来较多困难。 三、不利于优质小麦的推广与种植。由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没有区分普通小麦与优质小麦,不考虑是否为优质品种,导致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未获得优质价格。优质小麦得不到推广,导致我国小麦质量较差。 四、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状况严重,不利于机械化推广,限制了中国农业发展。让粮价持续低迷,分散的农民种地赚不到钱,只有将土地流转,慢慢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形成规模,从而有利于发展机械农业与智能农业。
相关推荐:
- [ 行业新闻] 过户完成,盐湖股份实控人变更!
- [ 行业新闻] 藏格矿业复牌后涨停!原因是什么?
- [ 行业新闻] 2025年广东“三农”任务单出炉
- [ 行业新闻] 2024年肥水行业十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