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老挝钾肥基地成为我国保供稳价的新生力量

来源:互联网 / 钾肥与中微肥部编译整理 时间:2023-05-12
导读:2022年初,随着亚钾国际首个100万吨/年钾肥项目达产后,大幅提高了反哺国内销量,老挝的另一家量产的企业东方铁塔也部分实现反哺国内销售

0.gif640.jpg

2022年初,随着亚钾国际首个100万吨/年钾肥项目达产后,大幅提高了反哺国内销量,老挝的另一家量产的企业东方铁塔也部分实现反哺国内销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中国自老挝进口氯化钾的数量分别为12.78万吨、41.66万吨、60.70万吨,老挝钾肥进口量不断攀升。特别在2022年全球钾肥供应严重紧缺、国内钾肥价格飙升时期,老挝钾肥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安排钾肥回国,成为保供稳价的重要支撑。其中,根据亚钾国际披露数据,其在2022年回国钾肥约50万吨,一方面通过越南港口将钾肥海运至我国防城港、鲅鱼圈、连云港、张家港、镇江港等港口,满足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等重要粮食产区的用肥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中老铁路将钾肥直接运输回国,快速反哺我国西南各农业大省,成为最为稳定的供应渠道,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发挥了境外钾肥基地重要的保供稳价作用。可见,我国二十年前制定的三三三战略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同时,“亚钾现象”更是大力促进了老挝钾肥生产基地的快速发展。按照现有中资企业在老挝的产能扩建规划,亚钾国际有望在2025年实现500万吨的钾肥产能,东方铁塔有望实现150万吨/年钾肥产能,藏格矿业计划建成200万吨/年钾肥产能,国投中水电项目、云天化万象项目等预计建成50-100万都/年钾肥产能,使得我国在老挝的钾肥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年,可有效填补我国每年700-800万吨的钾肥需求缺口,彻底解决我国钾肥供应长期被国际寡头供应商卡脖子的困境,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国际部分钾肥上市公司股价***以下排序为随机)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来源:互联网 / 钾肥与中微肥部编译整理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
钾肥与中微肥部
—— 福天下 无不至 ——
政策/智库/品牌/课题/会务/培训
投稿邮箱:jfyzwf@163.com

0004.jpg

    客服

    在线
    客服

    关闭
    公众号
    扫码关注或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
    在微信中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