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附上半年粮食及化肥进出口概况
粮食购销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商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潮流不可逆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监管新模式。对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储备粮稳市、恤农等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增长。在此基础上,1985年,我国探索推进粮食购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1993年,取消粮食统销,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告别了“粮票时代”;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价格,彻底结束统购统销,至今已有20年时间。我国粮食购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波澜壮阔,经历了从统购统销到全面市场化的重大而深刻的转变,背后是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从2004年的46947万吨提高至2023年的69541万吨,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上,我国以粮食购销市场化为契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推动粮食生产、仓储、物流、加工等粮食流通各环节有机衔接,构建粮食全产业链经营体系,促进粮食领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粮食市场更加繁荣,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基本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全社会储备共担机制。目前,已经逐步构建起与大国地位相符的粮食储备体系,政府储备粮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化,各类粮食企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家庭储粮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储粮层次更加丰富,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持续提升,经受住了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次次考验。
粮食
玉米:1-6月玉米进口量共计1105万吨,同比减少8.2%。其中,1-6月从巴西进口玉米576.4万吨,占比52%;乌克兰进口361.3万吨,占比32.7%;美国进口138万吨,占比12.5%。
大豆:1-6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4848万吨,同比减少2.2%。其中,从巴西进口3443.6万吨,占比71%;从美国进口1216万吨,占比25%。中国对美豆兴趣增加,6月进口量创历史同期最高。但由于中国豆粕需求下滑,大豆供应过剩威胁抑制中国9月-12月期间的进口兴趣,这段时期是美国大豆的销售旺季,而截止目前美国对中国的2024/25年度新作大豆销售一直迟滞。
大麦:1-6月累计进口大麦848万吨,同比增加66.5%。其中自澳大利亚进口363.5万吨,占比43%;阿根廷进口137万吨,占比16.2%;加拿大进口104.4万吨,占比12.3%;法国进口79万吨,占比9.3%。
化肥
- 上一篇: 从世界500强榜单看国资国企两大新变化
- 下一篇: 50个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相关推荐: